第四十三章温泉行宫

“什么为国为民十分辛劳,若是真想提拔我,为何要让我兼任巡查御史?”

如此明升暗降的行为,着实做的太过明显了些。

坐在椅子上,他沉默了良久,这才猛然反应过来。

不对,若皇上真信了玉儿他失散多年,流落在外的女儿,定然是不会这么对他的,莫非是早就对玉儿的身世起了疑心?

想到这,李远山不由得心中咯噔一声。

若真是如此的话,那皇上对他明升暗降的行为也就说得通了。

看来这段时他还是要谨慎一些,去打探一下李清许那边的消息。

只可惜,温泉行宫被侍卫围的水泄不通。

别说打探消息了,他就连进都进不去。

之前陆夫人在温泉行宫里贿赂的采买太监也已经被李清许给抓住,控制了起来。

李远山没法探听到温泉行宫的消息,只能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与此同时,押送粮草赈灾的钦差中途遇袭的消息传回京城,安诺城急匆匆的回了温泉行宫,找李清许商议对策。

“回京途中的悍匪都差不多已经被我处理干净了,而那些赈灾粮都是由朝中的军队一路护送的,无论实力还是武器,都不是那些悍匪可以比得上的。能成功袭击赈灾队伍的应当不是悍匪,反倒更可能是蛮族。”

“此次江南虫灾,必定会引得人心惶惶,百姓动乱。”

“蛮族对我们大武早已虎视眈眈,此次虫灾对他们来说是顶好的机会,所以我觉得,这次可能是蛮族的手笔。”

李清许虽然重活一世,但对于战事知之甚少。

所以,眼下听了安诺城所言,她竟回忆不出半分与之有关的消息。

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既然事情都已经发生了,那最重要的不是在这懊悔,而是积极的找解决办法。

她抿了抿嘴唇,眉头微微皱着,脸色十分凝重。

“若是赈灾粮迟迟不到,只怕是会引起江南百姓的恐慌,我们不如先打开粮仓,开仓放粮,以解燃眉之急。同时寻找赈灾粮的下落,齐头并进。”

听了这话,安诺城点头回应。

“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商议好之后,李清许连忙向南方的铺子去了几封信,让距离江南最近的几个城市开仓放粮,并让商队行商之时,密切关注边关的动向。

另一边,丞相府。

得知李远山得了官职,陆夫人喜气洋洋的煮了些补品,带去了书房。

心中还想着,定是皇上已经相信了玉儿的身份。

所以这才会对李远山格外看重。

可到了书房之后,她却发现李远山一脸愁容,正闭着眼睛仰躺在椅子上。

见状,陆夫人心中不解,动作轻柔的上前。

“老爷,您这是怎么了?为何升了官职还如此忧愁?”

升了官职?

听了这话,李远山只觉得十分讽刺。

他猛地睁开了眼睛,一双冰冷的眸子射向陆夫人,冷哼一声。

“谁告诉你我升官了?巡查御史它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听着虽然唬人,散实际上没什么权利,不过就是一个闲散职位罢了,有什么好高兴的?”

这……

陆夫人一时语塞,脸上也多了一些不解。

怎么会这样?

按理来说,皇上若是知道了玉儿的身世,就算是念在他们曾经养育过玉儿的份上,也定然是不会这么做的。

莫非皇上是知道了些什么?

想到这,陆夫人不由得心头一惊,连忙回想起事情的经过。

突然,她想到李宛玉曾跟她说,李宛玉被赶到庄子上学规矩的时候,刘奶娘也去了庄子上,还硬是逼着她干活,可她要回来的时候,刘奶娘却是失踪了。

难不成这一切都与刘奶娘有关?

正如刘奶娘之前所言,她是皇上与李清许的母亲离别时派去侍奉李清许母亲的丫鬟,此后也是亲眼瞧着李清许长大的,此事的明细她再清楚不过。

莫非是她向皇上透露了些什么?

陆夫人的眉心直跳,嘴里喃喃道。

“是她,一定是她,不行,一定不能让她活着。”

说着,她也顾不得那么多,连忙将手中的补汤放在桌子上,便心神不宁的转身,离开了房间,暗中派人去查看刘奶娘的下落,欲除之而后快。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李远山被封了巡查御史刚过了一日时间,李宛玉被封为郡主的圣旨就传到了丞相府中。

拿到圣旨,李宛玉皱着眉头,稍稍有些不悦。

“母亲,若是皇上知道了我的身世,不应该封我为公主吗?为何是郡主之位?”

“皇上的心意我哪能猜的透?不过眼下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陆夫人也猜不透皇上的心思,只能叹了口气,如此回答。

但他们不知道,此事在后宫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毕竟李宛玉再怎么说也不过是一个臣子之女,纳入后宫的例子不在少数,但封为郡主的却是一个也没有,这李宛玉何德何能居然让陛下封她为郡主。

一时间,后宫女子都对她猜忌不已。

也有一些觉得她前途无量的,都纷纷送礼,暗中拉拢。

温泉行宫。

听闻此事,春桃不解的皱着眉头,在李清许耳边嘟嘟囔囔的。

“陛下明知小姐才是真正的皇女,为何还要封大小姐为郡主?莫非陛下只认玉佩,不认人?抑或是想要借此机会拉拢丞相大人?”

“本来奴婢还觉得皇上若是知道了小姐的身世与相府那些人的所作所为,肯定会为小姐撑腰,可眼下瞧着皇上也是个不靠谱的,压根指望不上。也亏得夫人生前一直念叨着他,奴婢真替小姐和夫人感到不值。”

越说,春桃就越来气,说出的话也越发的放肆。

李清许勾勒出最后一笔,这才抬头斜了她一眼,厉声呵斥。

“休得胡言,陛下做事自然有他的道理,其实你我可以随意置喙的?此等的话,日后莫要再说,小心隔墙有耳被人听了去,到时候陛下再治你个杀头之罪。”

被她如此呵斥,春桃这才惭愧的低下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