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这怎么可能?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们搜查全城,可不一定能想到这人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

“好主意。”

李清许眼前亮了亮,点头应和。

若是有别的办法,他们肯定不会冒这险,可眼下也就只有这个办法了。

他们两人带着侍卫,还有钦差他们,一路悄咪咪的赶回了知府府邸。

知府府邸有一处地牢,是专门用来关押犯人的。

他们千想万想,绝对想不到这人已经送到了他们的地牢里。

好在孙吴洲他们一心在巡查安诺城的下落,并未注意到。

可搜查了一夜,整个江州城都翻遍了,都没能查到安诺城的下落。

孙吴洲也不由得有些焦急,连忙派人将李远山给叫了回来。

李远山也知道他们彻夜都在查探此事,听说孙吴洲要见他,还以为是查到了什么,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

看见李远山,孙吴洲一脸阴沉,忍着心中的怒气问道。

“御史大人莫不是在耍我?整个江州城都翻遍了,别说是连安王了,就连他的影子都没见着,御史大人是不是应该给我一个交代?”

没搜着?这怎么可能?

李远山也是一脸懵逼,他明明就得到消息,安王已经在江州城了。

如今,整个城都搜遍了,他又能藏在何处呢?

李远山皱着眉头,百思不得其解。

眼看着孙吴洲就要发飙,他急忙摆手,撇清了自己的关系。

“孙大人,这话可不能这么说,我的人确实探查到了安王的踪迹,至于为什么没能搜到,我怎么知道?难不成孙大人是在怀疑我的探查能力不成?”

“再者说了,这整个江州城这么大,谁知道探查的时候有没有漏了什么地方?”

听他这么说,孙吴洲内心的怒火更盛。

眼看着他们就要吵起来,一旁的孙泽却是眼神闪了闪,出言说和。

“我倒是相信御史大人的消息是不会出错的,我们再好好想想,派人加大巡查力度就是,御史大人探查消息也辛苦了,就先先回去休息吧。”

说完这话,他就摆了摆手。

眼看着局势不对,再留下来只怕是也谈不出什么,李远山转身就离开了。

等到李远山的身影彻底消失在房间外,孙泽才一脸阴沉的跟孙吴洲提起。

“父亲,这安王正值青年,又是前几日出现在江州城的,如今整个城都搜不到他的踪迹,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他已经被我们抓进了矿山,去挖矿了?”

被他这么一提醒,孙吴洲也猛的想起。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他岂不是把自己的把柄主动送到安王的眼前?

孙吴洲一拍脑门,焦急的来回踱步。

“是啊,我怎么把这回事给忘了?他要真是趁机混入了矿洞,我们私自采矿的事不就泄露了吗?这安王又是个性子耿直的,到时候势必会将此事捅到陛下跟前。”

“若是陛下知道了,我们都没了活路。”

这可如何是好啊?

相比于他的焦急,孙泽倒是显得十分镇定,坐在椅子上丝毫未动。

过了片刻,他提起唇角,轻笑了一声,眼底的杀意毕露。

“既然放了他,我们就得死,那倒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趁此机会将他给杀了,只要他死了,我们矿洞的秘密就会一直藏下去,没人会知道的。”

孙吴洲被他这话吓了一跳。

那可是安王,征战沙场,安定国邦的安王。

岂是他们想杀就能杀的了的?

像是看出了他内心的顾虑,孙泽挑了挑眉,继续劝说道。

“我知道,父亲心中定是惧怕这安王的名头,但父亲不如好好想想,他先前之所以征战沙场毫无败绩,那是因为他手中有精良的军队。”

“而如今被困矿洞里的,只有他一人而已,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他就算是再怎么厉害,也架不住我们人多呀!”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孙吴洲又岂能不心动?

他皱着眉头纠结了约莫半刻钟,这才眼神坚定的答应下来。

“你说的没错,眼下这种情况也就只有将他给了结了,才能一了百了。”

很快,孙吴洲就下了死命令。

说是要封锁矿洞,从中搜查,一旦发现外来人员,全部处死。

李清许本以为半夜搜查是钦差暴露了行踪,将钦差转移了之后,连忙暗中打探消息,查探孙吴洲的下一步动作。

可这一查才发现他们居然要对矿洞下手。

这时,李清许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晚上这么大动静并不是为了钦差,而是为了安诺城。

显然,安诺城已经暴露了行踪。

如今安诺城被困在矿洞之中,孤掌难鸣,孙吴洲要是想对他下手,那可太简单了一些。

不行,她得想个法子帮助安诺城脱身才是。

这么想着,李清许连忙去找大皇子商议此事。

“王爷以身犯险,混入矿洞,为的就是查清此案,荡平奸宁之臣,眼下他落了难,我们绝对不能袖手旁观,眼下我有一计,想求大皇子配合。”

“二小姐不妨直说。”

大皇子皱了皱眉,直接看向她。

李清许警惕的看了一眼四周,凑近了一些,在大皇子的耳边嘀嘀咕咕说了些什么。

听完李清许所说,大皇子的神色凝重。

但眼下,似乎也只能按照她说的去做了。

大皇子长舒了一口气,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好,此事我帮你。”

不多时,大皇子便去孙吴洲的书房去寻他。

“孙大人这么多年来为了我们殚精竭虑,本殿此次前来理应好好犒劳孙大人,不如今日我们在府中设宴,不醉不休。”

孙吴洲虽然与这孙贵妃是一气的,但他早就听闻大皇子心地良善。

本来他还怕大皇子会坏了他的好事,没想到他竟然能体谅自己。

孙吴洲吃了一惊,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欣然答应。

“大皇子愿意与下官同饮,那是下官的荣幸,下官自然愿意舍命陪君子,今日我们不醉不归。”

说着,他就让府里的人去准备宴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