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又如何

李清许的心也跟着一紧。

反倒是穆棱,脸上的神色自若,仿佛对这件事胸有成竹。

负责守护皇榜的侍卫上下打量了穆棱一眼,而后都默契的上前,将她们二人团团围在中间,出言呵斥。

“两个不知好歹的村姑也敢揭皇榜,是活腻歪了不成?”

听了这话,穆棱有些不乐意了。

她一边将皇榜卷起来,一边皱起眉头,抬眸看向面前的官兵,冷哼了声。

“这话真是说的好生没道理,皇榜既然张贴出来了,那就说明陛下用人不论身份贵贱,只要能力足够,即便是村姑又如何?”

说着,她昂着脑袋,毫不客气的继续回怼。

“一群狗眼看人低的东西,要是因为你们耽误了陛下的病情,你们有几个脑袋够掉的?还不速速带我去见陛下!”

看她理直气壮的样子,像是真有几分本事。

那些侍卫一时也都被她给唬住了。

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出了几分退却,这才气势微弱,轻哼了一声,朝着她们警告道。

“也罢,若是治不好陛下,自会有人治你们的罪,休想耍什么花招。”

说完这些,就见他们分出了两个侍卫,带着李清许和穆棱一同进了京城。

就连李清许都没想到她们能那么顺利的进入京城。

不得不说,虽然穆棱有时候太过固执,但真遇到什么要紧的事情,她还是能够站出来,独挡一面的。

李清许轻轻摇了摇头,无奈的在心中如此念叨着。

两人在侍卫的带领下,一路朝着皇宫前进。

御书房外。

安亲王身着紫色官服,焦急的在房间外来回踱步,时不时的往里望去。

瞧见安亲王,李清许眼神微微惊讶一瞬,但随即就恢复了正常,朝着安亲王俯了俯身子,主动开口说道。

“清许见过父亲,不知皇上的情况如何了?”

听了这话,安亲王才转过身来。

看了一眼李清许,又看了一眼李清许身旁的穆棱,他顿时反应过来,想必这位年轻的女子就是李清许信中所说的能为陛下医治的奇女子吧?

他眉头微微舒展了一瞬,连忙开口催促。

“陛下今日来操劳过度,病情严重,如今已经陷入了昏迷,太医正在御书房内未陛下诊治,但效果却是甚微,还请姑娘尽快为陛下医治!”

说着,他恭恭敬敬的朝穆棱拱了拱手,语气中掺杂着几分哀求。

原来都已经严重到这种地步了吗?

李清许的眸中有些担忧,心也跟着提了起来,虽说自己只是知道陛下是自己的父亲,但从未跟他相认过,两人之间也没什么难以忘却的过往。

但或许是血脉相承,听到陛下病重,她的心还是忍不住抽动了下。

微微侧头,看了一眼身旁的穆棱,李清许抿了抿唇,再次向她保证。

“陛下的身体要紧,之前答应过你的,我一定会做到,你放心为陛下医治便是。”

穆棱自然也知道事情的紧急性,也没扭扭捏捏的,再谈什么条件,反而利落的握紧了手中箱子,走进了御书房。

李清许虽然懂些医术,但在此事上是帮不上什么忙的。

她并未随着穆棱一同进入房间,反而站在了原地,目送着她进去。

安亲王还特意吩咐皇宫的人。

“穆姑娘是本王特意请来为陛下医治的贵人,不可懈怠,诊治过程中,她若是有什么需要,你们都要尽力满足,可都记住了?”

公公弯了弯身子,恭敬回应。

“安亲王放心,事关陛下的性命安危,老奴拎得清,定不会让那些蠢货坏事。”

得到了保证,安亲王这才放下心来。

但愿她真能如信中所说,为陛下解了毒吧。

收回眸子,安亲王这才看向李清许,拂了拂袖子,转身走到一旁坐下。

李清许也跟着走了过去,坐在凳子上,左右打量了一番。

见周围的宫女侍卫都未注意到这边,她这才皱起黛眉,压低了声音,柔声向安庆王询问:“陛下病重,宫中的几位皇子势必虎视眈眈,如今陛下又陷入了昏迷,那宫中局势岂不是会失控?”

听了这话,安亲王叹了口气,端起手中的茶杯,抿了又抿。

看向李清许的眼神中也掺杂着复杂的情绪。

两人缄默了片刻,都未曾说话。

安亲王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落在李清许的眼中,她便已经从中猜到了几分:想来夺嫡一事刻不容缓,他应是也在为此事头疼。

说句不好听的,若是陛下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

他们这些做臣子的,站队了队伍倒还好说,要是站错了队,只怕是会万劫不复。

李清许垂下眸子,斟酌了片刻,开口说道。

“眼下陛下虽然正值中年,但人终有一死,大武朝堂总归是要延续下去的,凡是改朝换代,势必会经历一阵腥风血雨,无人能独善其身,这些道理想必父亲也明白。”

“不知父亲以为宫中几位皇子有谁适合坐上那个位置?”

这些道理,安亲王又岂会不懂?

可他身为皇上的近臣,整个大武江山都是他陪着皇上一起打下来的,于情,他不能舍弃满城百姓,助纣为虐,可于理,他亦不能置安王府于不顾。

这着实是个两难全的问题。

安亲王眉头紧皱,拿着杯子的手也握紧了些。

不等他回应,李清许又自顾自的说道。

“这些年来,清许虽然只是一个妇人家,整日呆在闺阁之中,但明月商会的生意遍布整个大武,有些消息清许还是知道些的。”

说着,她抬眸看向安亲王,眼神中含着些认真。

“清许以为,大皇子为人虽是宅心仁厚,有爱民之才,但太过重感情,日后若是为君,怕是会颠覆大武江山;至于四皇子,虽势力雄厚,但野心勃勃,心狠手辣,日后若是为君,怕是会生灵涂炭,致使百姓苦不堪言,亦不可。”

“二皇子有治国之才,但依照清许对他的了解,他对那个位置只怕是无意,自然也不会去争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