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晨时。
“大人”老何站在县令府门口,可怜巴巴的看着杨景。
“你安心待着,有任何事情我唯你是问”伴随着一阵笑声,杨景带着所有人骑马离开。
老何扒拉着门口,依依不舍。
杨景要离开,但堂邑县不能没有人,所以他就让大字不识一个的老何留下,还留下了几个景啸军的士兵。
他表面说的话,只是希望老何能认真对待百姓,他暗地早就给那几个士兵下令,但凡有任何问题都能传信给他,那他就会携带铁骑来镇压。
“大人,昨晚俘虏的五千多人都愿意跟随大人,此刻已经带着那些辎重粮草赶往广陵县”
陈明昨晚连夜清点所有战利品,辎重粮草非常多,够三四万人吃上两个月左右,其盔甲武器几千副,大多都是从死人身上一块块扒下。
完整性肯定不好,陈明这队铁骑用的可都是厚背大刀,在战马的奔驰下,惯力强度非常高,被斩中的人基本上就是腰斩。
好在这些人的盔甲比较差,都是拼接而成,所以三千人的盔甲,拼拼剪剪可以凑出一千副完整的盔甲。
加上若干长刀,长枪和弓箭,勉强能够这五千辎重营的士兵穿戴。
按道理辎重营的士兵是不配备盔甲,一般只有几个领头和巡视的士兵才有盔甲。
可杨景看过了,这些人都是普通的百姓,多为老弱妇孺,询问下得知他们都是被强行征入的辎重营。
而且他们也回不去了,家里没人,所有东西都被充公,可以说他们需要一辈子都待在这辎重营里干到死。
听到这里杨景就给他们一个选择,可以离开,也可以继续待在辎重营,前提是将所有东西都先运回广陵县。
辎重营是行军打仗必组建的军队,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中也能看出后勤的重要性。
由于杨景还没有大军,所以一直没有考虑过这方面。
可现在有机会,当然得做。
而且这些人愿意留下来的还不少,都是有过经验,杨景也不必太过担心出问题。
广陵县,县尉署。
刚到的杨景还未来得及喝上一口茶水,一名捕快就敲门而入。
“大人,王先生来了”
王贺?
他不在县衙好好工作跑来这里干嘛,杨景心里吐槽道。
其实他本来随便叫一人带领手下去堂邑县就行,可杨景为了躲避这繁杂的事务,硬要亲自跑一趟,还命王贺代替自己,并将全部事务交付于他。
不会是来将政务交还于我的吧?杨景一脸愁容,思索着如何忽悠王贺,让他继续干下去。
“哎!我这腰啊,又扭伤了,疼啊”杨景感觉到外面传来脚步声后,立马大声喊到,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
“大人,我有重要是事情禀报”王贺不卑不亢,像是完全没有听到杨景的话一般。
杨景先是一愣,只要不是让自己去处理政务就行。
“这是广陵郡太守张超的来信”王贺从怀中掏出一块绢帛,双手呈到杨景面前。
据杨景对历史的了解,张超这人并没有太多出名的事情,只知道他也是个不喜繁琐之人,平时所有事情都是他的军师在帮他打理。
但他却有一个出名的兄长,兖州,陈留郡太守张邈。
历史上讨伐董卓的酸枣联军就是这人牵头。
没有听错,这支联军真的就叫酸枣,杨景看到的时候还以为是乱编的,当他查阅以后才发现真的是叫酸枣联军。
摊开绢帛,是一段晦涩难懂的书信,但大致意思杨景还是清楚。
“杨景小兄弟,听闻你大败黄巾军,还将为非作歹的山贼剿灭一空。
做的很好,我见你有些本事,而我如今正谋划大业,只缺你这般得力之人相佐。
你若明智,便应速速归至我麾下,与我等共创宏图,届时荣华富贵自不必说,亦可保你平安无虞。
然你若执迷不悟,休怪我无情,我麾下兵卒众多,个个摩拳擦掌,一旦兴兵,定让你片甲不留,届时玉石俱焚,你且思量清楚,莫要后悔!”
好家伙,明里暗里都在威胁他。
“这事不用管,他爱咋滴就咋滴”杨景就当接了个骚扰电话,将绢帛随意丢到一旁。
“没有什么事你就走吧,我这还叫了郎中给我看看腰”杨景迫不及待的想要赶走王贺。
而王贺露出一抹笑容“大人真能说笑,现在广陵县中谁不知道大人神医的称号,号称有着起死回生的县尉大人”。
杨景急忙反驳“可不要胡说,这可是封建迷信”。
王贺没有回应杨景的话,反而接着说道“大人,朝中以向天下发出诏令,这可是一次最好的机会”。
“哦?”
“朝廷上的事情都已传遍天下”王贺又掏出两卷竹简。
两个月前洛阳 皇宫
“众卿,此事该怎么办?”
年满二十有八的刘宏,此时坐在皇位上焦急的看向自己的群臣们。
原本还在后宫逍遥快活的他,突然被人告知有人造反,人数竟然高达百万人。
吓得他连忙召集群臣,商量对策。
“陛下,如今民不聊生,各地反叛,大汉的江山岌岌可危啊!”
大殿下,一位文官满脸痛苦的吟喊,如今火烧眉毛自己这位陛下才想起还有江山一词。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此时的天下早已大乱,早些时候黄巾军刚起。
群臣就谏言,需以雷霆手段镇压。
可在后宫夜夜笙歌的灵帝根本不在乎,在身边宦官张让的游说下,只是命人,对黄巾军进行管理上的克制。
“陛下!宦官干政,此乃大忌啊!”
“如今的情况全是因张让,赵忠等人,吾等请求陛下对他们处以极刑!”
大殿上,所有人开始声讨张让为首的宦官们。
而高坐在皇位的灵帝听的有些烦躁,他起身怒斥道:“现在是让你们赶紧想办法平叛,不是让你们在这里内讧!”。
“看来陛下是不肯处罚那些宦官,这该当如何是好啊”
站在末位处的两名文官交头接耳。
看到陛下如此袒护这些宦官,所有人心中一寒。
“陛下,对方人数众多,我觉得应该让邵尚书等人和大家共同商议”
位于武将前位的皇甫嵩拱手道。
此刻再吵下去也无用,在他的眼里陛下是一定要保那些宦官。
只是眼下十万火急,他们不得不做出让步。
而皇甫嵩所说之人,是早些时候直言上谏,因此得罪张让,后来张让在灵帝面前诉说邵尚书等人的坏话,于是灵帝就下诏,直接下了他们大狱。
灵帝很是恼火,但在众臣不断的声讨下,他也只能让步。
同时下达多封诏书,同意释放那些大臣。
“陛下,多地发生叛乱,需要的军次粮饷也需要增加”
“你!”灵帝怒目而视。
可转眼又想到,如果被叛军攻到脚下,那他的皇位岂不是岌岌可危。
于是只能妥协,让众臣们商量出细节后上报给他。
朝会结束后,所有出宫的大臣都重重呼出一口浊气。
直到江山不稳时,他们的陛下才愿意做出些正确的反应。
汉朝危已!
很快由诏令下达。
封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
将由他们率汉朝强军各营外加骑兵共四万人,剿灭颖川的黄巾军。
而后封卢植为北中郎将,率部下围剿冀州黄巾军。
可黄巾军由全国各地起义,发布广散,仅仅两军难以应对。
于是在灵帝只能再此下达诏令。
赋予地方官吏一定全力,可以自主募兵抵御黄巾军。
并且放开对武器和盔甲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