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在烟山市郑家庄村的农田上,小李正在使劲地打着井水,可是,无论小李怎么用力,那一泵就是下不去。
无奈之下,小李只好拨打了村委主任的电话,其实,他也有些害怕,这水里不会是有什么脏东西吧?
当村委主任带着工具和人到井边的时候,小李才敢再次靠近水井。
主任一看,有些好笑地打趣着小李,“这么胆小啊,小李,后退点,万一这里面有什么水猴子,第一个就勾你。”
小李被大家的打趣暂时忘记了恐惧感,他笑嘻嘻地接过主任手里的工具,往井口抛了下去,又随性地晃动了两下。
突然,小李感觉到工具碰到了什么东西,他叫了一声主任后,慢慢地收着手里的绳子,“主任,还有点重,该不会是什么木头吧。”
主任刚想和小李再打闹两句,赫然就被井里吊起来的东西吓了一跳,那……那居然是一个人的腿!
小李猛地丢下绳子,和主任跑着退到远处,就在主任拨打110报警电话之后,村里不少人都跑到井边围观起来。
村民走到各自最信任的人旁边窃窃私语起来,这个井的井口并不大,所以,自杀的可能性非常小,那么,这个人就很有可能是他杀!
那么,在井里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呢?凶手和受害者之间又有什么仇恨呢?
当警方赶到现场的时候,井边已经围满了很多的村民,他们大多都是抱着看热闹的想法,谁也不愿意放过第一个知道事情真相的机会。
就在警方将尸体打捞出来的时候,村民之间一下就沸腾了起来,他们不停地在猜测着那个尸体的身份。
这时,村主任突然看向张老爷爷,“张伯,永利呢?”
张爷爷听见村主任的问话,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认真地回了一句,“在外地工作几个月了。”
村主任其实对张爷爷家里的情况十分了解,毕竟,村里街坊之间没有秘密,自然,村主任也知道张爷爷的小儿子永利已经很久都没有回家了,他有些不放心的看着张爷爷,“张伯,说句不吉利的话,那个身形有点像永利。”
张爷爷一听,立刻板起了脸,他拽着还在看热闹的家人回了家。
回到家里之后,张爷爷和大儿子永科、儿媳小慧、二女儿小英坐在客厅当中,他们的脑海不断回想起打捞起来的那具尸体,又想起村主任的那句话。
突然,永科有些害怕地握住张爷爷的手,他们现在,已经不想知道死者是谁了。
“我过年那会去找过小志,问他永利回来没,小志说回来了,但又走了,应该不是永利!父亲放心吧。”小慧有些慌张地重复着这句话。
而小慧口中的小志正是永利的儿子,不说起小志还好,一说起小志,张爷爷和永科就回想起永利失踪这四个月里小志的反常。
当初过年的时候,张爷爷左等右等都没等来小儿子永利来拜年,他有些担心地拉着有科一起到永利家,张爷爷一落座,就发现小志始终都在低头玩着手机,“你爸呢?他去哪里了?”
小志听到爷爷的问话后,看了一眼爷爷又迅速地低下头去,“说是出外面打工,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张爷爷和有科有些无奈,张爷爷坐在原位置上,放空地盯着外面,突然,他转过头来对着小志吩咐道,“那你给你爸打个电话。”
这下,张爷爷迟迟没有等到小志的回答,他有些着急的重复了好几遍,最后,小志突然很大声的说话,“你要打自己打啊!干嘛叫我打!”
张爷爷还没反应过来,小志已经冲出了家门,张爷爷有些无辜地看着有科,有科也有些蒙圈,怎么这小志说两句就急眼了,之前可不是这样的。
有科盯着小志离开的方向,他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哪里不对劲,他又始终说不出来。几天过后,有科找到小志,他抓着小志问永利的去向,可是,小志却始终重复着那一句话,“他打工去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张伯和张爷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永利家,而小志似乎被他们的频繁询问烦到了,白天常常都不在家。
没办法,张伯和张爷爷只好每天祈祷着永利可以早日回家。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等待了4个月的永利,最后居然从井口回来了。在警方将尸体带到法医那的时候,张爷爷将儿子已经失踪4个月和孙子小志的不对劲都告诉了警方。那个时候,警方正在村里四处走访,家里有失踪的人员都要上报。
张爷爷的举报让警方瞬间就打起了12分的精神,随后,警方提取了张爷爷的血液,准备和死者做份DNA鉴定。
当结果出来的那一刻,警方立马对小志和张家人进行了控制和审讯。
在审讯室里,小志慌张的神色和不安的语气都让警方注意到这个男孩。
要知道,张永利死亡之前,一直都是和儿子小志一起居住,那个时候,两个人都没有工作,而小志在父亲失踪后居然没有报警,也没有告诉家人。
那么,小志很有可能就是凶手。面对警方的审问,小志原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就被突破。根据小志的口供,警方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在1991年的时候,从小虚弱单薄的张永利经过媒婆的介绍,认识了一位安州的女人,那个女人名叫晶晶。她似乎并不介意刻薄又沉闷的张永利,自从两人认识之后,晶晶就表现出一种愿意嫁给张永利的意思。虽然张家人都觉得晶晶有些开放,但是,能为张永利讨到媳妇实在是一件难事,只要有人愿意嫁给他,就是好事!
所以,在晶晶的热情下,张永利很快就娶到了她。在张家人的眼里,晶晶就是一个“三好女人”,听话、孝顺又勤快!
(2)
不说晶晶对张永利多好,就是连家里的活都是和嫂子小慧抢着干,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张家才算是彻底认同了这个来路不明的女人。
四年过后,晶晶为张永利顺利产下一位儿子,因为孩子的加入,张永利觉得自己的家庭越来越美好。
而张爷爷也越来越欣赏这个儿媳。
原本日子就这样平淡而又幸福的过着,可突然有一天,三岁的小志呆呆的看着墙面,那里应该是放着母亲常穿的两件外套,可今天居然不见了。小志有些害怕地走到门口,他看见呆呆坐在门口的父亲,也看到了空拉拉的庭院。
那个时候,小志还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但是,那一天却被小志深深地记住了,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母亲要突然离开他们,除了这个画面之外,小志再也没有关于晶晶的其他记忆。直到小志长到6岁的时候,张爷爷才把有关晶晶的事情,一件又一件耐心地和小志重复着,而小志也没有觉得很烦闷,他认真的听了一遍又一遍。
母亲,在小志的生活里,似乎一直都在,又似乎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转眼间,小志就从一个懵懂的孩童成为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那天,小志背着破旧的书包坐到桌位上,他看见班主任急冲冲地走了进来。
小志刚想从书包里拿出数学书,却被班主任的声音吸引过去,“现在学校做个家庭调查,是有关贫困生的,现在,我们的同学谁家里是单亲或者父母离异的,可以举下手。”
小志想也没想就举起了手,他家里的确是困难,父母也的确是离异,小志并不觉得有什么怪异的,但是,他的同学们却都用一种打探的眼神盯着他。
那一刻,小志觉得自己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下课后,同学们有些好奇地围着小志,这边问他的妈妈去哪里了,那边又问他父母为什么离婚。小志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件事,他有些无措,拿起书包低着头就跑回了家,那是他第一次逃课。
当小志回到家见到父亲后,他有些害怕的垂着头,双脚不停的互踩着。有些醉态的张永利见到儿子逃课回家,有些愤怒地对着小志吼道:“你就这样学习?你能不能好好学习,以后才可以找到你母亲!”
张永利有些失落地拉过小志,双手摸了摸他的肩膀,眼神异常坚定,“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见到你母亲,到时候,帮我问问她,为什么离开我们!”小志盯着父亲的眼睛,他觉得自己身上莫名承担起了一个任务。但是,张永利在往后的十几年里,每次醉酒后都会重复着这一句话,这让小志的心理慢慢有了逆反的心理,他不愿意再听到有关母亲的话题。
晶晶,是张永利心里的一根刺,也是小志心里的一根刺。
在小志上初中的时候,张永利就因为劳累过度导致腰伤常年卧床休息。
小志没有收入,张永利也没有收入,经济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早就支撑不起小志的学业了。
无奈之下,小志辍学了,张永利知道是自己没有为孩子创造出更好的条件,他开始逃避现实,成日拿着一瓶酒买醉。
永科有时候来探望弟弟,都忍不住为小志伤感,他看见小志熟练地和面,又将面饼一个一个贴在锅边,那可是几十年前穷人家吃的东西。
自从张永利腰伤卧床休养之后,永科时不时就救济一下他们,小志和爷爷伯伯他们的感情也十分亲密。
但是,张永利却和亲人开始疏远,他性格更加古怪,嘴上也没个把门。在永科女儿结婚的时候,张永利也不愿意去参加,躲在房子里面喝闷酒。而那个时候永科家里来了许多人,就连二女儿小荷冲电动单车的地方都空不出来了,这时,永科提议让小荷开着车到张永利家去充电。当小荷和永利叔叔说出自己的来由的时候,张永利却突然变卦,他伸出手,向小荷要充电的钱。
小荷一听,脾气火爆的她立马就和张永利吵了起来。
这样性格古怪的张永利,作为儿子的小志都不能接受,每当张永利醉后对着小志唠叨的时候,小志只好无奈地跑到外面躲个清净。
可是,就在2012年1月8日那天,张永利再一次喝醉之后对着小志唠叨,“好好学习,以后找到你妈妈。”
小志像平常一样回怼了父亲一句,他刚准备收起手机走人,就听见张永利又开始了絮叨,“玩手机能赚钱吗?上学又不上!有人生没人养!”
小志猛地回头看向张永利,他有些不敢相信,他的父亲居然对他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有人生没有养!
小志气不过,开口就和张永利争吵起来,途中,张永利还拿起门口的铁锹打向小志,一阵混乱的画面过后,小志不愿意再搭理父亲,他跑到门口玩手机冷静。张永利没有了吵架对象,有些无聊的穿鞋准备出门溜达溜达,可就在他穿鞋的时候,脖子却被一根绳子勒住,他被迫地抬起头,赫然就看到儿子的面孔。
张永利紧紧地抓着绳子,他用尽最后的力气为自己求情,“小志,我是你父亲,我辛苦养你这么大,你……”
小志闭上了眼,手里一用力。惨剧就此酿成
2013年12月,法院宣判小志因故意杀人罪,判处14年有期徒刑。(案发时,小志还是未成年,且法院判定死者和嫌疑人皆有过错。)
在2015年11月的时候,憔悴的张爷爷独自一人坐着火车来到了监狱,在里面,他的孙子正在服刑,那也是杀害他儿子的凶手!
当张爷爷和张志碰面的时候,他们的眼里瞬间就充满了泪水。
在服刑的期间,张志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想念张永利,对于父亲,他只剩下满满的愧疚、思念和后悔。可是,后悔是没有用,它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