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孩子的身世!

 

纠结之下,老农就偷偷把孩子放到了青溪河里听天由命。

之后孩子顺着青溪河一路漂下,这才被陛下捡到。

听到这儿,宋忠不禁感叹这孩子的运气实在是好。

对于老农的话,宋忠倒没什么怀疑,这种事儿在很多地方都发生过,他见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比这更离谱的事儿他都见过,这又算得了什么。

现在任务也算完成了,回去汇报就行。

至于那个孩子该怎么处置,自有陛下定夺。

“这,这位大人,俺说的这些您可千万别告诉别人呐,不然俺可要被族里处罚的,在村子里也没法儿过了。”

老农把事情原原本本说完后,满脸哀求地看向宋忠。

宋忠无所谓地点了点头,他很清楚老农的担忧。

宗族的势力可不容小觑,很多时候甚至比大明律法还管用,私设刑罚也是常有的事儿。

这个老农违反宗族决定私自放走了婴儿,要是传出去肯定要受罚。

他也没必要为难一个普通老百姓,便答应了一声转身招呼着手下离开。

老农像是松了口气,随后竟也有些高兴起来。

他虽然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老百姓但也不傻,自然明白这几个官人来打听那孩子肯定没死。

他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想到那个孩子的身世,老农不禁唏嘘地喃喃自语:“俺也算是对得起甄家大丫头了,她在天有灵也能放心了,可怜那心善的姑娘就这么没了,原本还以为她进过皇宫伺候过皇爷能有大福呢,结果却,唉……”

话音刚落,刚在前面走出没几步的宋忠身形猛地一僵。

下一秒!

宋忠猛地转身目光惊恐,死死地盯着老农,一字一顿地问道:“你刚刚说什么?什么进过皇宫?”

老农被吓得不轻,呆呆地看着仿佛变了个人,如噬人猛虎般的宋忠,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与此同时,另一边。

朱元璋一回皇宫,便吩咐刘和把朱霖带下去妥善安置,而后径直来到谨身殿。

他准备处理一下这些日子积攒下来的政务。

朱元璋不清楚别的皇帝是什么样,是不是像自己这般操劳。

但自打他登上皇位,就一天都不敢放松懈怠。

一年三百六十天,没有哪一天能真正悠闲地休息。

实实在在做到了“百官已睡朕未睡,百官未起朕先起”!

特别是借着收拾胡惟庸的契机,裁撤了宰相一职后,处理政务的工作量简直能用“恐怖”来形容。

起初那些对朱元璋裁撤宰相心怀不满的官员还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心想“你行你上啊,倒要看看你能撑多久”。

可朱元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上我真行”!

无非就是拼了命地干罢了。                                  

好在这些年朱元璋已逐渐把大部分政务交给太子朱标去处理,让他好好感受一下自己满满的“慈父之爱”,对此朱标简直都快感动得“痛哭流涕”了。

不过一些关键重要的大事,朱元璋还是会亲自过目把关。

就这样朱元璋埋头在案牍之间,时间悄然流逝。

一直到夕阳西下光线渐渐昏暗下来,朱元璋才停下批阅的动作活动了一下身体。

“踏踏踏!”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紧接着,只见一个小太监迈着小碎步躬身走进殿内禀报道:“启禀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求见!”

“让他进来!”

朱元璋挥了挥手。

“是!”

小太监恭敬地应了一声,转身出去通报。

不多时便见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走进殿内拜倒在地。

“臣毛骧,叩见陛下!”

“起来吧!”

朱元璋又摆了摆手接着问道:“什么事?”

毛骧低着头,毕恭毕敬地呈上一份奏折禀报道:“启禀陛下,这是臣这些日子追查胡惟庸余党以及空印案相关人员的情况,请陛下御览!”

一旁的小太监赶忙接过奏折,呈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面无表情,顺手拿过来直接翻阅。

虽说胡惟庸已经被杀,九族也被诛灭连骨灰都不剩。

但胡惟庸一案,远没有就此终结。

锦衣卫始终负责追查其党羽。

再加上最近发生的空印案,整个朝野上下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仿佛谁都有可能是胡惟庸的党羽,说不定哪天因为上朝先迈左腿还是右腿这种小事惹得朱元璋不高兴就会被当作胡惟庸党羽抓起来。

一时间,殿内安静得可怕,只能听到朱元璋翻阅奏折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朱元璋似乎看到了什么值得留意的内容,眉头微微一挑开口问道:“延安侯唐胜宗也和胡惟庸有关系?”

他的声音平静得如同古井无波,让人听不出喜怒。

可毛骧却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心脏剧烈跳动。

他强忍着紧张赶忙解释道:“启禀陛下,据查延安侯唐胜宗的儿子曾多次前往胡惟庸府上赴宴,看起来往来颇为密切,臣正想请示陛下,是否要进一步深入调查?”

“哦?是吗?”朱元璋听后不置可否。

他眯起眼睛,眸中射出凌厉的光芒,上下打量着面前的毛骧。

老虎死了威风仍在,更何况这头来自淮右的猛虎还活着。

那股威严摄人的气势,压得毛骧和旁边伺候的太监身子都佝偻起来大气都不敢出。

过了许久,毛骧额头上冒出了冷汗心中惶恐不安。

他在心里暗自懊悔,不该鬼迷心窍做那些小动作。

就在他快要支撑不住咽了口唾沫,勉强想要开口再解释些什么的时候。

朱元璋突然又问道:“李善长那边情况如何?”

听到朱元璋转移话题,毛骧顿时松了一大口气暗自庆幸,急忙说道:“启禀陛下,韩国公一直都在家中闭门谢客,好多人前去拜见连府门都没能进去。”

“嗯!”

朱元璋点了点头,嘴角微微扯出一丝笑容道:“朕知道了,你做得不错,接下来继续好好为朕办事,这些人都要给朕仔细查清楚。”

“是,臣遵旨!”毛骧赶忙应道。

随后他像是又想到了什么,犹豫着说道:“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对追查胡惟庸余党的事,似乎不太满意和臣说了好几次,不让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