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老朱龙颜大怒!

旁边,蒋瓛心中止不住地惊愕。

他和宋忠作为朱霖身世的调查者,虽说没有完全弄清楚,但也已经把朱霖的身份猜得差不多了。

即便如此,老朱对朱霖的宠爱程度还是让他大为吃惊。

要知道,锦衣卫可是只效命于皇爷一人,就连太子殿下都指挥不了他们。

可如今却专门抽调出一个千户听从朱霖的差遣,由此可见朱霖受宠的程度之深。

只是他心里也在琢磨,这件事对于宋忠而言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毕竟朱霖这个小殿下再受宠,将来也不太可能继承皇位。

这么想着,蒋瓛表面上却没有显露出来,赶忙低头应道:“是,臣谨遵陛下旨意!”

“好了,咱们走吧!”朱元璋点了点头,便带着朱霖打算继续赶路回宫。

可就在这时,只见不远处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脚步匆匆地赶了过来。

见状,老朱皱了皱眉头。

等毛骧走到跟前,有些不悦地问道:“什么事?就不能等朕回宫再禀报?”

毛骧一听吓了一跳,赶忙解释道:“回陛下,是官粮税收的事情有了进展,您之前吩咐过,一旦有消息马上向您汇报,所以臣才冒昧前来!”

“哦,那就说说吧。”

朱元璋眉头一挑,声音冷了下来。

“据臣调查,此事确实有蹊跷,户部侍郎傅友文也牵涉其中,具体情况是……”毛骧压低声音,原原本本地将调查到的情况汇报了一遍。

朱元璋听完顿时眉宇间煞气弥漫,浑身散发着近乎实质的杀意!

前些日子,他就怀疑官粮税收有问题,怎么数额一年比一年少是不是有人从中贪污舞弊。

于是他便派毛骧暗中调查此事。

现在看来果然如他所料,是有一些胆大妄为的家伙在捣鬼!

好啊,这帮不知死活的东西,真以为他手中的剑不够锋利吗?

“走,回宫!”

朱元璋眯起眼睛,脸色阴沉地说道。

见状,朱霖心里明白老朱这是彻底动了杀心。

而且他刚才从毛骧口中听到了“郭桓”两个字,立刻就联想到了明初著名的郭桓案。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个案子可是牵连甚广死了无数人。

老朱一旦发怒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绝对是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整个天下都会为之惶恐!

“起风了。”朱霖心中暗自嘀咕,随后摇了摇头快步跟上前面的朱元璋,一同返回皇宫。

接下来的几个月,大明朝可谓风云变幻。

接连发生了好几件大事,令人目不暇接。

先是魏国公、大明一代名将徐达病逝。

朱元璋下旨辍朝三日,以表哀悼之情。

同时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赐葬于钟山之北配享太庙。

随后又破格重用徐达之子徐允恭让他袭封魏国公爵位,署理左军都督府事务。

要是在往常,这绝对是件会引发众人议论的大事。

可此时,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们却都没心思关注这些。

因为有另一件大事吸引了他们的全部注意力。

那就是朱元璋突然下旨彻查官粮税收贪腐大案!

这起案件涉及人员极其广泛,上至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户部侍郎郭桓、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等朝廷重臣皆被牵连其中。

下至全国好几个布政司的大小官员还有数不清的胥吏,再加上这些人的家眷足足有上万人。

但老朱没有丝毫犹豫,下旨将所有人全部逮捕归案严加审讯。

整个朝堂几乎为之一空。

眼看着又是一场血雨腥风、令人胆寒的大狱。

无数人为此提心吊胆,恐慌不已!

经历过胡惟庸案、空印案之后,整个大明都深知老朱的狠辣。

别看涉案人数多达上万,就算是百万人老朱杀起来也是眼都不眨。

而且老朱的刑罚手段多样,绝非简单地处死。

比如剥皮实草,把人的皮活生生剥下来做成坐褥,这皮褥五官俱全铺在座椅上,正好在椅背上,头发披散在椅后。

然后让继任官员日常办公时,就坐在这张皮褥上,以此来威慑众人,以儆效尤,并且在剥皮之前,要保证被剥皮之人还活着。

这对行刑之人的专业水平要求极高。

不过好在锦衣卫中有不少这样的高手,手艺娴熟得很。

没别的,就是熟能生巧,完全能够胜任。

除此之外还有凌迟处死、枭令刷皮等等让人毛骨悚然的酷刑。

光是想一想就不寒而栗!

面对这样一位杀性十足、旷古少见的帝王,大明的官员们怎能不吓得瑟瑟发抖。

这些日子,不少官员甚至在上朝前都要提前写好遗书交给家人,生怕今天去了就回不来了。

而下朝回到家中,则喜极而泣,庆幸自己又多活了一天。

至于辞职?

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恐怕这边刚递上奏折请求告老还乡,那边就会被牵连进郭桓案被锦衣卫抓到诏狱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这桩引发老朱雷霆之怒、波及整个大明的郭桓案,以惊人的速度和效率,被查了个清清楚楚!

皇宫,谨身殿内。

朱霖正端坐在一张小书案前,静静地翻阅书籍。

然而他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旁边朱元璋与朱标父子二人。

此时,朱标正在向老朱详细汇报郭桓案的调查进展。

涉案人员包括户部侍郎郭桓、礼部尚书赵瑁等朝廷要员,以及各地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各级官员。

他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营私舞弊,中饱私囊,巧取豪夺,私自侵吞太平府、镇江府等地的税收,致使朝廷收入锐减。

还偷偷私吞征收上来的官粮,总计多达两千四百多万石,不仅如此他们还巧立各种名目向百姓额外征收各类附加税,肆意搜刮压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