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还需再缓一缓

这李远山真是个贪得无厌的,不过出了鸿毛之力,便想着与她分利,着实可笑。

另一边,安诺城将最后一批粮食囤入粮仓,这才回了京城,到商会去找李清许。

瞧见安诺城回来,李清许挑了挑眉,询问道。

“王爷的事情办的可还顺利?”

“顺利自然是顺利的,不过眼下卖粮之事还不到时候,还需再缓一缓。”

安诺城点了点头,如此说道。

正巧李清许也有此意,倒也没有拒绝。

“王爷跟我还真是想到一块去了,眼下江南虫灾虽至,却不是售卖粮食的最好时机,还需再等上一等才是。”

但他们不知道,这些话尽数都被藏在暗中的李宛玉听了个清楚。

听到这话,李宛玉也不由得愣了愣。

之前听李清许说会有虫灾现世,她只当是李清许在说笑,还为此嘲讽李清许来着。

没想到,这么快就真的有了虫灾。

李清许屯了那么多粮食,肯定就是想着发国难财。

虽然她之前为了给李清许添堵,花高价买了不少粮食,但如今,今时不同往日,眼下粮食稀缺,她大可以把粮食的价钱再翻上一番。

如此一来,她不仅能把当初亏进去的给弥补回来,还能趁此机会小赚一笔。

想到这,李宛玉就再也忍不住了,偷偷摸摸地离开了此地。

不过一日的时间,江南虫灾的事就在京城之中传的沸沸扬扬。

京城百姓人心惶惶,到处都在谈论此事。

“听说了吗?江南发现了虫灾,如今田地受损严重,粮食收成大打折扣,恐怕不久之后京城里的粮价也要跟着水涨船高了。”

“可不是嘛,我家那口子昨儿个还说,得赶紧去粮铺买些米面囤着,万一真闹起饥荒来,那可就不好办了。”

“对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这就回去清点清点家产,再晚上几日,说不定粮食稀缺,都没得买了。”

……

随着消息的蔓延,京城内的气氛愈发紧张,不少人家开始变卖家产,只为能多换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而那些原本就家境贫寒的,无银屯粮,只能干着急。

眼看着时候差不多了,李宛玉连忙把自己囤了许久的粮食拿出来卖。

价格比平日里的粮价高了数倍。

但京城里的百姓虽有怨言,却也都争着抢着购买。

一时之间,李宛玉可谓是大赚了一笔。

显然,有了银子之后,李宛玉每天都乐呵呵的,就连走路也都有底气了。

查清楚背后缘由后,春桃有些担忧。

“小姐,大小姐在此时高价抛售粮食,不就是在发国难财吗?这事要是传到皇宫里,可是杀头的大罪。更何况,我们的粮仓里还屯了不少粮食,若是还按我们原先设定的价格来卖,到时候势必会引起其他粮行的不满,这该如何是好?”

听了这话,李清许非但不担忧,反而轻笑出声。

也不知陆夫人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就生出这么个蠢货来?

她还没用什么手段呢,这李宛玉便自己找死去了。

不过如此也好,倒是也省的脏了自己的手。

李清许轻笑着摇了摇头,并没说话。

瞧见她脸上的笑意,春桃心中越发不解,皱着眉头,撇嘴问道。

“都这时候了,小姐怎么还有心思笑?”

见她们主仆二人一个打哑迷,一个干着急,一旁的安诺城心头只觉好笑,忍不住勾唇轻笑了一声,开口为春桃解惑。

“你家主子的意思是她这投机倒把的买卖做不长久,不必担忧。”

春桃挠了挠脑袋,低声的嘀嘀咕咕。

小姐说了吗?她怎么没听着?

但事已至此,就算再怎么着急也没用,春桃也指的耐着性子等。

另一边,江南虫灾的事毕竟事关重大,为了防止百姓恐慌,皇帝早就吩咐过朝中大臣隐瞒此事,莫要泄露出去。

可如今事情不仅泄露了,还让整个京城都出现了恐慌。

百姓争相购粮,甚至还为了抢夺粮食,闹得不可开交,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

就是很快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听了这消息,皇帝在早朝的时候大发雷霆,直言要彻查此事。

回到家中,李远山念叨此事的时候,李宛玉的脸色都白了。

“如今陛下震怒,看来想通过倒卖粮食赚银子,是行不通了。也不知是谁人这么大胆,竟将事情都做到了明面上,糊涂,真是糊涂啊!”

李宛玉脸色煞白,嘴唇蠕动了下,有些思绪不安的揪了揪李远山的袖子,再次确认。

“父亲,陛下当真这么说?”

“那还能有假?霍乱人心本就已经是重罪,再加上倒卖粮食,发国难财的罪名,够这背后这人喝一壶的。”

李远山捋着自己的胡须,言之凿凿的分析着。

听他这么说,李宛玉就更加慌张了。

怎么办?这下可怎么办?

当初她做这事的时候,压根就没想这么多,只想着能够尽快将囤积的粮食给卖出去,也没想到会惊动皇上呀!

这下好了,皇上若是有心要查,肯定很快就会查到她的头上。

她还这么年轻,不能死啊!

眼看着她的脸失去了血色,陆夫人像是察觉到了什么,只觉得心头不妙,连忙询问。

“玉儿,你实话告诉我,这件事跟你到底有没有关系?”

见陆夫人这么说,李远山也被吓了一跳,连忙将视线转向李宛玉。

被他们两个人这么直勾勾的盯着,李宛玉更是慌乱。

她结结巴巴了许久,这才哽咽着将实情说了出来。

“父亲,母亲,这件事,这件事确实与我有关,那粮食就是我卖的,但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我就想着把之前囤积的粮食给卖出去,也好补偿我之前的亏空。”

“对了,还有兵部侍郎家的孙公子,礼部员外郎家的庶子,还有吏部尚书家的嫡孙,也都掺和其中,并非只有我一人,父亲,母亲,玉儿知道错了,求你们救我一命。”

听了这话,李远山顿时觉得眼前一黑,差点被气的晕厥过去。

他哆嗦着手,指着李宛玉,脸上满是恨铁不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