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民间志怪>第 27 章节避雨惹祸事

第 27 章节避雨惹祸事

大刁说:“你一年到头跟土坷垃打交道,够辛苦的。现在是农闲,就痛痛快快地玩玩吧!不会不要紧,随着别人押注也一样赢钱。你就听大叔的,保准能赢。”

说着,就拉王永富在“出门”(庄家的右侧)的位上坐下。正在坐庄的是于大刁的弟弟于二痞。

王永富二十多岁了,从来没见过赌钱,虽说知道于大刁让自己来赌钱不是正路,可是人家对自己挺热乎,不好意思马上走,也就看起热闹来。

正好,坐庄的于二痞赌运不好,接连三回“通赔”,输了二三两银子。

于大刁捅了王永富一把说:“到赢钱的节骨眼儿了。你也押钱呀!”

王永富只是笑了笑。

于大刁押上一两银子。果然,于二痞又是个“通赔”。

王永富的心动了,觉得干这玩意儿用不着出力,钱来得容易,也想试试,就从衣兜里掏出半两银子,跟着于大刁押了上去。

结果,真的赢了,半两银子变成一两;再押,一两变成二两;再押,二两变成四两……最后于二痞输得精光,不得不“收庄”了,王永富这会儿已经赢了二十多两银子。

这二十多两银子能买二亩地呀!他觉得不好意思,想把银子还给于二痞。

于大刁笑呵呵地说:“赌场上无父子,我赢了我亲弟弟的钱也不还他。”

又说,“人不得外财不富。这一会儿工夫,二十多两银子就到手了。你下力气种地,一年也挣不上这么多呀!”

王永富回到家,没敢对爹妈、媳妇讲赌钱的事。可从那以后,王永富做梦都是赢钱,手总痒痒的,便偷偷摸摸地到于大刁家赌钱。

真是财运滚滚,赌一回赢一回,一个正月,赢了一百来两银子。

王永富的心也就野了,不怕爹妈了,更不怕媳妇,成天成夜的赌,庄稼活也不干了。

王发财天天骂他,没效果;打了几回,也不行。

王发财气得浑身打颤,眼里含着泪对老婆说:“出了这么个败家子儿,咱这日子不能过了,倒不如咱先折腾折腾,享几天福,不能叫这小子把家毁了。走,咱俩进城逛几天,到上好的馆子吃几顿。”

老婆却说,“那不是拿钱打水漂漂玩嘛?你想折腾你就去,我不忍心花这血汗钱。”

王发财心一横,一个人进了城,转了几圈儿,手里的银子都攥出汗来了,还是舍不得花。

一直转到天黑,他肚子饿的“咕咕”直叫,这才花一文大钱买了串糖葫芦充充饥。

凡是赌钱的都想赢。王永富刚开始赢钱,那是于大刁和于二痞哥俩串通一气,引诱王永富上钩。

王永富上了钩,他们就再不让他赢了,不仅让他把原来赢的一百来两银子输光,还叫他倒搭了不少银子。

王永富手里没钱,就偷他家的粮食卖,偷他爹的钱,还逼着媳妇要陪嫁的金银首饰。

这些东西输光了,再输就拿牲口、农具、房屋、田地作抵押。只有一年工夫,王永富家的二十来亩地、十几间房屋都变成了于大刁哥俩的家产了。

王发财不干了,可于大刁哥俩手里攥着王永富亲自画押的契约,他只得把全部家产给了人家。王永富他娘被活活气死了。

王发财一气之下也离开了家。

临走的时候,他对儿媳妇说:“永富要是戒了赌,我就回来,他不戒赌,我就把这把老骨头扔到外乡了。你也趁着年轻另找个人家吧!”

张氏没有改嫁,就回到娘家住下了。

今天,住在娘家的张氏,等了五年,没有看到丈夫悔改,却看到出走五年的公爹回到家乡,惨死在村头的井中。思前想后,她悲痛欲绝。

出了人命,地保就报了官。县太爷领着一帮衙役来验尸,发现死者是脑袋被铁器砍伤致死,然后扔进井中的。

县太爷猜测,凶器有可能也扔进了井里,就叫人把井水淘干。

结果,井底真有一把斧子,刃上有个豁口。张老头儿和张氏一见这把斧子,大吃一惊。

张氏哭着对县太爷说:“这把斧子是俺娘家的,俺爹常用它上山砍柴。”

张老头儿接话说:“昨天我打柴失手,砍在一块石头上,斧子砍了个豁口。”

张氏又说:“俺家那个该死的昨晚上来过。”

县太爷听了,就叫衙役速去抓王永富,押送到大堂审问。

再说王发财,他五年前离家出走,进了深山,在那里伐木头、挖人参。他下死力拼命地干,年年都不少挣钱。

王发财出走了五年,王永富听从深山里回来的人说,他爹在那里发了财,就问明了地址,给他爹去了封信,谎称他把赌给戒了,如今又置了五亩地、三间房,请老爹回家过几年安稳日子。

王发财接到信是腊月十七,他想: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回可好了!就把五年攒的二百多两银子藏在行李里,于腊月十八动身往家走,打算提前赶到家过年。

他真想一步跨到家中,看看天天想、夜夜盼、戒了赌瘾的儿子和勤劳贤惠的儿媳。

王发财心急嫌腿慢,起早贪黑地赶路,到腊月二十二太阳下山的时候,离家还有三十里地,他要赶到腊月二十三小年以前到家,就贪了黑,走了夜路。

走到张庄,已是二更天了,他本想到亲家张老头儿家看看,因为天晚了,不想打扰, 所以又往家赶。

刚过张庄,就被劫道的给砍死了。

劫道的就是他儿子王永富。这小子赌钱输得急了眼,就走歪门邪道,刚开始偷鸡摸狗,嫌不解渴,就想起断道劫路。

腊月二十二那天傍晚,他跑到老丈人家,想在媳妇身上再捞点钱。

媳妇没说好话,叫他快滚。张老头儿也数落了他几句。他知道捞不到东西,转身往外走的时候,看见门后那把斧子,随手拎起来就出了门。

出了张庄,他就猫腰藏起来要打“食”,真就碰上了人。

天黑也看不清来人面目,他抡起斧子猛地砍在那人头上,那人立时倒地身亡。

他打开行李,见里面包着银子,心中大喜,四下看了看,发现有口井,也不顾张庄人吃这口井的水,就把死尸和斧子扔进井里,背上银子跑了。

衙役在于大刁家的赌场上抓到了王永富,立即把他押到县衙受审。

大堂上,王永富见他老丈人和他媳妇都在场,堂上放着他杀人的斧头,就知道事情不妙,当堂就招了杀人的罪行。

当他知道他杀死的人是他爹时,想想为赌博害得家破人亡,这才如梦方醒,不由痛恨起把他引向邪路的于大刁哥俩。

于是他便把于大刁兄弟,如何拉他下水的前前后后都说了出来。

县太爷把他判了死罪,又觉得他犯罪的根源在于大才哥俩身上,也得治治这两个刁徒恶棍,就把于大刁哥俩传到大堂,定了个诱赌谋财的罪名,没收了他们的家产,还给王永富的媳妇张氏。

县太爷告诉张氏,打算过了年把王永富斩首,问她还有什么要说的。

张氏说:“正月农闲,正是赌钱最邪乎的时候,应该在年前斩了王永富,让那些赌钱的人都看看,知道赌钱的下场,以后就不再赌了。

再者,王永富为赌钱,用斧子砍死生身父亲,应该也用他杀害生父的法子处置他,然后扔进井里。反正这口井不能再用了,得另打新井。

这样,让那些赌钱的人都知道,赌钱的王永富结果落的是啥下场,也好戒赌。我还要把公爹葬在井北面的山坡上,让他看着这口井……让人们永远记住这口井……”

县太爷想了想觉得张氏的话讲得有道理,也就答应了。

腊月二十七,一班衙役押着王永富来到张庄村头的井边等待处斩,于大刁哥俩也被押来陪罪。

县太爷亲自到场监斩。王发财的尸首还停在井旁,尸首上盖着一张席子。

王永富求县太爷,临死前再看看父亲,县太爷答应了。

盖王发财的席子一揭开,被绑着双手的王永富一头扑在父亲的尸体上,大哭起来。

哭着哭着,他猛地爬起来,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劲,用脑袋把于大刁和于二痞都撞进井里,紧接着他也跳进井里去。

县太爷命人下井,把他们捞出来,慌乱中,井口一块石板落下,把三个人全砸死了。

县太爷亲笔写了“戒赌井”三个字,让石匠刻了一块石碑,立在井旁。

从此,这口井就叫“戒赌井”了。戒赌井的故事也世代相传着。

49.避雨惹祸事

太行山下有对年轻夫妻,丈夫叫刘诚,妻子叫王惠贤。

二人心地善良,为人厚道。村里人没有不说好的。

这天,刘诚去集上卖菜,走到半路,天下起大雨。他赶到前边村上,见路边一家大门开着,就把菜担放进大门里,到一边的磨棚下去拧湿衣裳。

这家男人郭三外出赌博去了,妻子赵兰在屋里照看刚满月的孩子,她见避雨的卖菜人冻得直打颤,忙拿出丈夫的一身新衣裳,让卖菜人换上。

刘诚不好意思穿,可推辞不掉,才接了过来披在身上,雨一直下个不停,中午,赵兰做了一顿饭给刘诚吃。吃过饭后,刘诚坐在磨棚下等着雨停,趴在磨盘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他一觉醒来,雨停了,晾的衣裳也半干了。他又换上自己的衣裳要走,却不见主人在家,他就拿出几捆菜,连同主人的新衣裳,往磨盘上一放,挑起菜担走了。

赵兰抱着孩子回来后,不见了卖菜人,也不见丈夫的衣裳,心里就嘀咕:这人真够贪心的,我看你冻得难受,拿孩子他爹的衣裳给你穿,你看衣裳新就舍不得脱了,他爹回来可叫我怎么解释。

赵兰正为难,郭三回来了,进屋就喊:“下雨天可真冷的啊,快把做好的新衣裳拿出来给我穿上!”

赵兰叹口气说:“衣裳叫别人穿走了。”

“你说啥?”

郭三瞪圆了眼,“别人怎么会穿走我的衣裳?你快说是怎么回事。”

赵兰便把卖菜人避雨的事讲了一遍。

郭三一听气急败坏,大骂道,:“你这个贱货,趁我不在家,竟跟卖菜的野汉子勾搭上了,说,除了送衣裳,还干了啥事了?”

说着抡起巴掌,就把赵兰打得鼻青脸肿。

赵兰有口难辩,哭着跑出大门。郭三看赵兰出门往北向河边跑去,就感觉要出事,赶紧去追。追到了河边,可是迟了一步,赵兰已经跳进滔滔奔流的河水中。

第二天,刘诚卖菜又路过这里,见赵兰家里里外外站满了闹哄哄的人,就打听出了啥事。

一个老汉告诉他说:“昨天有个没良心的卖菜人,到这家避雨,穿走了这家媳妇赵兰借给他的衣裳。他男人郭三疑心,把媳妇狠揍了一顿。赵兰为了证明清白,被逼无奈投河自尽了。家里撇下个刚满月的孩子,你说这可怜不可怜!”

刘诚一听,心里像刀扎般难受,难道那衣裳和菜叫人偷走了吗?都怨我没等人回来就走,是我害死一个好心人哪!

他有心说明自己就是那个避雨的卖菜人,又觉得不是时候。他此时也没心思去卖菜了,担上挑子回了家。

王惠贤见刘诚愁眉苦脸地进家,就问:“菜没卖完咋就回来啦?”

刘诚流着眼泪,便把他在郭家避雨前后的事情经过讲了出来,还说要去投案自首。

王惠贤听完擦着泪说:“依我看,人命的事不能全怨你,咱不昧良心,等等再说。就是那刚满月的孩子太可怜了,没有奶吃,再出个三长两短,这罪过和咱们有关系呀!”

刘诚说,“我倒有个主意,咱的孩子能吃饭了,你就去郭家喂那孩子吧!”

王惠贤一脸的为难,说:“咱跟那姓郭的无亲无故,我去怎么说呀?”

刘诚也觉得不妥,“也是呀。要不,你装作要饭的去郭家讨饭,就说有个孩子两个月前死了,求他管饭吃,你给他奶孩子。等那孩子能吃饭了,你再回来。”

王惠贤想了想,说:“这办法可以试试。”

第二天,王惠贤假装成讨饭的人,来到郭家一说,郭三就把她留下了。但郭三不单是想让她喂孩子,他看到王惠贤风韵貌美,颇有姿色,便生了贼心。

王惠贤到郭家后,郭三假意要避嫌,搬到他爹妈的宅院居住。到第三天夜里,郭三再也忍不住了,偷偷回家说有急事,叫王惠贤打开房门。

王惠贤把门一开,郭三就扑了上去……王惠贤抵不过饿狼般的郭三,被他奸污了。

王惠贤想着好心换来恶报,又气又羞,便想死在郭三家中,但又转念一想,屈死的赵兰留下这孩子太可怜了,又左右为难起来。

她伤心地哭了一夜,看看天快亮了,抱起孩子离开了郭家,心想盘算,等你郭三找孩子时,见面咱再算账。

她本想回家,可走到她家村外时,又觉着没脸见丈夫,就坐在一棵大柳树下痛哭了起来。

她正哭呢,耳边响起一个女人声音:“这位大姐,大清早你抱个孩子在这里伤心落泪,一定是遇到了什么过不去的事吧。”

王惠贤这时候正想把孩子交给别人照看,一死了之。她听了这女人的话觉得是个好心人,就想把孩子托付给她,于是便把丈夫卖菜避雨惹祸等实情哭诉了一遍。然后她推故说不能再喂养这孩子了,求问话的女人帮忙,把孩子送回郭家。

问话的女人早已泪流成河,她擦了擦眼泪,接过孩子看了看,对着王惠贤双膝跪地,哭着说:“这位贤嫂,您是我的恩人哪!您夫妻俩都是天下难找的好人。您的话我句句都相信。您好心去喂孩子,反被狼心狗肺的郭三糟蹋了,他会得到恶报的……您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这孩子的妈妈赵兰哪!”

王惠贤听到这里猛一惊:“你……你不是投河了吗?”

赵兰说:“贤嫂不要怕。我没有死,我舍不得孩子。是这样的,您听我说。”

王惠贤忙把赵兰搀起来,听了个明白。

原来那天赵兰去投河时,想想把孩子扔下挺可怜的,又打消了死的念头。她从小跟父亲打鱼,练就一手好水性,为了教训丈夫,就假装投河自尽。她顺流而下,天黑漂到她姨家村庄时,便登岸到她姨家躲了起来。

为了雪冤,她托姨家表哥四处打听那个卖菜的人。她表哥终于在刘诚的村里打听出来了。

因为刘诚那天避雨回去,跟人说过遇上好人借给衣裳的事。今天她一早过来,就是找刘诚,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