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何故如此说矣,若非孔明之谋,备何能安稳至此。”
刘玄德见诸葛孔明到来,心中亦是一喜,待到两船相近,便见到孔明身后立着孙乾,连忙请过船来,问其何故于此。
诸葛孔明闻言,手中羽扇微动,答曰。
“亮自至江夏起,便先令云长于汉津登陆地,好随时接应主公。”
“我料定那曹操必来追赶,而主公定然不会自江陵来,则斜取汉津矣,便请公子先行前来接应,我则前往夏口,尽起军前来相助。”
闻得此言,关云长不由得笑道。
“好教军师知道,某之接应,未曾竟大功也,乃是子龙有勇有谋,威退那曹操兵众。”
孔明闻言,心中微微一动,未曾想竟会是子龙之功,便开口询问详情。
刘玄德听得此言亦是谈性大起,将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之事,仔仔细细言说了一番,听得众人啧啧称奇。
孔明闻之心中一喜,未曾想那赵子龙竟有如此之才,往后若能将其带至身旁好好传授一番,未必不能成一方大将,牧守四方。
若是如此,自己日后可操作之处也将会更多。
在讲述至刘玄德摔子之时,旁站众人更是暗叹玄德之仁心,为子龙竟做至此也,如何能让人不佩服矣。
赵子龙旁站于刘玄德身侧,见众人多番打量,不由得面带些许笑意,谦虚几句后,便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刘玄德见状亦是觉得有趣,但却也未曾言说太多,转而便与孔明商量起破曹之策。
孔明闻言,答曰。
“夏口城险,且颇有钱粮,可以久守,还请主公且先至夏口屯驻,而公子则自回江夏,整顿战船,收拾军器,以为犄角之势,便可一同抵挡曹操兵众。”
“若是主公与公子共守江夏,反倒易至势孤无援也,不若分而居之,以共同御敌。”
刘琦闻言,稍加思索,便愈发觉得此言良善,敬叹道。
“军师所言甚善,不过,愚自以为能力有限,望能先请叔父、军师暂至江夏,共整顿军马停当,已至势成后,再回夏口亦不迟矣。”
刘玄德闻之,亦觉之言之有理,仅靠刘琦一人,整顿军马或可存在隐患,不若先助其整顿军马至势成。
“贤侄所言甚是,不若孔明、子龙与我共赴江夏,留云长守夏口,如何?”
经此一行后,刘玄德对子龙的看重亦是更上层楼,有如此猛将于身侧,何忧所危?
“主公(叔父)所言甚是!”
赵子龙、关云长、诸葛孔明及刘琦同时答曰。
于是乎,关云长引五千军镇守夏口,刘玄德、诸葛孔明、赵子龙及刘琦则共赴江夏。
却说曹操处,眼见夜色将晚,便率军自当阳桥上而过,一路警惕慎行,疑有伏兵,但未曾见一人影也。
行军许久,曹操亦是察觉不对,乃加快行军速度,俄尔便抵达江边。
曹操于马上眺望江水,隐约可见数船只如黑点般远去,心中顿时大惊,未曾想仍旧中其计也!
早先只当赵子龙乃一勇猛武将,未曾想,智谋竟同样惊人,以疑兵之计,便使得曹操兵众举兵不前,进而使得刘玄德等人得以逃脱。
“此白袍小将,不日,或将为我心腹大患也。”
李典闻言,心知先前推测有误,便亦开口补救,附和曹操数句,以至于,赵子龙之名与曹军之中传播甚广也。
感慨许久后,曹操便提兵星夜赶赴江陵,唯恐刘玄德自水路夺得江陵,不日,便将要抵达荆州。
荆州治中邓义、别驾刘先,已知晓襄阳之事,料到以自己之能难以抵抗曹军,便率领荆州军民出城投降曹操兵众。
曹操见邓义、刘先如此识时务,便未曾为难,乃率军入城郭,安定民心,驻扎兵众。
待到江陵已然掌握于手后,曹操便将韩嵩释放而出,加之为大鸿胪,其余众官,皆各有封赏。
事皆安定后,曹操便于大殿内与众将商量大事。
“已有消息传来,刘备今已投江夏,恐会联结东吴,重整兵士以卷土重来,当以何计策破之?”
荀攸闻言道。
“如今我方威势甚足,可派遣使者驰檄江东,请孙权会猎于江夏,共同擒下刘备,划分荆州之地,永结盟好。”
“如此一来,孙权必然惊疑而来降,则吾之事大有可为也。”
曹操得此一计,心中颇为赞同,一面发檄文并派遣使者赶赴东吴,一面又计点马步水军共八十三万,诈称百万之众。
百万兵众水路并进,船骑双行,沿江而来,西连荆、峡,东接蕲、黄、赛栅,联络三百余里。
与此同时,江东,孙权此刻正屯兵柴桑郡,听闻曹操大军过襄阳,降刘琮,如今更是星夜兼程,直取江陵,未废丝毫之力,当即便心中焦急不已,乃聚集众谋士以共同商议御敌守卫之策。
“可有计策教吾?”
听闻此言,鲁子敬率先出声道。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易守难攻,且兵强马壮,民众富实,吾等若能战而据之,此乃帝王之资也。”
“如今刘表新亡,刘备方败,肃愿请奉命前往江夏吊丧,以刘备协同刘表众将,若能同心协力,共破曹操,未尝不可。”
“如若刘备大喜而从,则吾等大事可定矣。”
孙权闻说此言,大喜过望,当即便派遣鲁肃赍礼前往江夏吊丧。
提及江夏,此刻刘玄德、诸葛孔明、赵子龙及刘琦亦皆至江夏,乃坐于共商良策。
“曹操势大,仅靠我等,恐难以御敌,不若前往东吴,以东吴孙权为援,使得南北相望,吾等于中间取利,未尝不可。”
刘玄德闻言,疑惑曰。
“江东人物极多,其中必有能远谋者,又如何肯与我等共御敌也?”
“如今曹操乃引百万兵众,虎踞江汉,那江东何尝会心安?定然会使人前来探听虚实,若有人至此,亮定能借一帆风,直达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使得南北两军相互吞并。”
“若南军胜,则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则我乘势以取江南也。”
听得诸葛孔明此言,刘玄德不由得赞叹曰。
“此论甚高,但又如何使得江东人至此处以探虚实?”
或许是联想至赵子龙先前疑兵之计,刘玄德忽而望向子龙,询问道。
“子龙以为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