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她是个鬼,时间长了还真说不准出啥事情呢,哥哥嫂嫂再不好,也是亲兄弟。
这天卖完了豆腐,把钱一五一十地点给老头儿,老三就对老头儿说:“大爷,明天把家里的毛驴借给我用用,我不能去给你卖豆腐了。”
老三没把他闺女的事告诉给他们,他不想惊动两位老人,又说道,“我已经出来三、四年了,我想回家看看。”
老头儿一听老三的话就哭了,伤心地说,“孩子,你这是看我闺女不在了……”
老三连忙解释,“大爷,你老可别这么说,我来时也不是冲你闺女来的,我真得回去看看了。”
老两口子哭得很伤心,老三的心也软了下来,又过了两三天,最后老三拿定主意第二天就走。
这天晚上,老三看书又到了那个时辰,老头儿的女儿又来了,这时她说话了:“你明天是不是想回家了,要借我爹爹毛驴骑?我告诉你,那个毛驴跑不快,你就借我爹的那个骡子吧!保准比驴快。”
说完,她今晚也没在这儿坐,转身就走了。
老三觉也没睡,一直等到天亮,待老头儿醒了,就对老头儿说:“大爷,把你的骡子借我吧,我就不骑毛驴了。”
老头儿说:“行!行!怎么都行!”说完老头儿和老太太又哭了。
老三一看老俩口子这个样儿,心里也不好受,就劝他们:“二老不要难过,我回家看看就回来。”
老头儿包了些银子给老三,老三离开就上路了。
走到一片荒草地,只见前面有一个女子站在那儿。
老三一看,老头儿的女儿在这儿等他呢。
老三只好停下,她走到面前对老三说:“让我坐在前面。”
老三害怕,没办法就让她上了骡子,接着她又对老三说:“你快打骡子,天大亮我们就能到家。”
不知是怎么回事,骡子今天跑得特别快,那么远的路,一匹骡子驮着两个人,天还没亮真到家了。
老三一回来可乐坏了全家人。这个嫂子往东屋拽,那个嫂子往西扯,看着老三身边跟着个端庄秀气的女子,就问老三这是谁,老三说:“这是我媳妇。”
哥哥嫂子一看老三这个书呆子还娶了这么个俊俏的媳妇,都夸老三有福。全家都张罗明天请亲戚,给老三贺喜。
第二天,亲戚朋友都来了,就缺他们的娘舅没到,原来他舅舅是个阴阳先生,他这天去给人家看坟地去了。
老三媳妇给这些亲戚朋友点烟、倒茶、敬酒,屋里屋外的忙活,亲戚朋友没有一个不夸赞她的,都说老三有福气,娶了个好媳妇。
舅舅没来,可急坏了老三,他把大哥拽出屋来,把他怎么个来由都说了。
他大哥一听,下的魂不守舍,急忙就去找舅舅,跟他舅舅把这些事儿一说,他舅舅一口气写了几道符揣进兜里。
到了天快黑时,老大和他舅舅回来了,这时候亲戚朋友全都走了。
他俩把第一道符贴在大门楼上,第二道符贴在房门口,第三道符趁老三媳妇不注意,贴到她的脑袋上了,令人没想到的是一点儿作用不管。
老三媳妇一看舅舅来了,又点烟,又倒茶,让到了炕里,端上了酒菜,给舅舅倒上了酒,出来把老三叫到一边,对老三说:“我活着跟你没有缘分,死了来报答你,我没有一点儿害你的心,可你竟让你舅舅来害我,我告诉你,他治不住我,你别以为我死了,其实我没死。”
(2)
老三听了媳妇的话,看到她不会害自己,觉得有点对不住她,可是心里还是有点怕她。
这会儿舅舅喝完了酒,借着酒劲又在老三媳妇脑袋上贴了一道符,然后晃晃悠悠地往大门口走去,刚要迈出门槛儿,老三媳妇用手一指,大门楼哗啦一下散架子了,把舅舅压死了。
全家人一见,阴阳先生都治不了她,这媳妇真了不得,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再也不敢害她了。全家给老三腾出一间好房,让他们住下。
自从老三领着媳妇回家后,每天天不亮,老三媳妇就把饭菜做好了,全家里里外外的活计老三媳妇一个人干,妯娌们相处得很好,家里的日子过得热火朝天,美美满满的,大伙儿谁也不再提防什么事了,都夸奖老三娶回个能干的好媳妇。
一晃又快三年了,老三媳妇生了一个白胖胖的小子,孩子学会了走路,会叫爸爸,可是不管老三怎么教,这孩子就是不叫妈妈。
一天晚上,媳妇对老三说:“咱俩的缘分只有三年,明天是最后一天,我给你留下个孩子,等这个孩子什么时候叫妈了,你就带他到花果山水帘洞去找我。不过孩子不会叫妈妈,你就是想死我也不要去找我。”
老三虽说知道自己媳妇的底细,可媳妇明天就要走了,这时心里也不好受,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又过了三年,还有了孩子。
第二天,老三媳妇照样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全家吃完饭,就跟哥哥嫂嫂说要走了,没等大家儿送出门,她已走出了大门口,等大家撵到大门口时,早就看不着老三媳妇的影了。
过了两年,孩子三岁了,老三寸步不离孩子,整天在家看孩子。
有一天,孩子在炕上玩,突然孩子拽住老三的衣服,大哭大闹地要找妈妈。
老三想:这回时候到了,哥哥嫂嫂拿出家里几年攒下的钱,给老三买了车马、吃的东西,带上些银子。老三抱着孩子,赶着车,就去找花果山水帘洞去了。
不知走了多少路,走了多少天,带的东西吃没了,钱花光了,最后连车马都卖了,问遍天下的人,没有一个知道哪有个花果山水帘洞的。
老三身无分文,回家又回不去,走又不知往哪走。
这一天,他抱着孩子走到一个山跟前,看着孩子饿得直哭,他心里好不难过,爷俩抱在一起痛哭失声,哭着哭着,就听背后呼呼地刮起了风,老三一回身,一只猛虎扑面而来,一口叼走了孩子。
老三拼命地追,可哪撵得上,老虎一阵风似的没影了。
老三一看孩子没了,眼睛也直了,腿也软了,孩子他妈嘱咐又嘱咐,让我带好孩子,可孩子在我手里没了,我也不能活了。他解下裤带,挂在树杈上就要上吊,脖子刚一套上就让一个人给救下来。
老三回头一看,是一个小伙子,那小伙子说:“大哥,你这是干什么?有什么事也不能寻死啊!”
老三就把前前后后找花果山水帘洞的事儿给小伙子说了一遍。
小伙子说:“花果山水帘洞离这儿不远了,你顺着这个山坡往前走。”
老三一听他知道花果山水帘洞在哪儿,想问个明白,可再想问,小伙子不知哪去了。
老三照着小伙子指的路走啊走啊,那有花果山水帘洞呢?
越走心里越难过,孩子都让老虎叼走了,我还找花果山水帘洞干什么,有什么脸见媳妇,倒不如死了算了,就又解下裤带上吊。
这时,老三身后个老头儿说话了:“小伙子,别寻死啊,你孩子还活着,花果山水帘洞这回可快要到了。”
老三一听孩子还活着,又来了精神,就问老头:“我孩子在哪儿?”
“在那儿!”老头用手朝前一指,老三朝前一看的功夫,老头不见了。
老三明白了,这一定是仙人指路,我还是得找到花果山水帘洞。
他又往前走,不知又走出多远,脚上磨的大泡都淌血了,忽然听见前面有小孩叽叽喳喳的玩闹声。
他奔着声音过去,看见几个小孩儿在玩,心里琢磨,有孩子就有人家了,先喝口水,打听打听路儿再走吧,就问小孩儿:“你家在哪住?”
小孩儿用手一指:“那就是我们家。”
老三看见前面有五间青堂瓦舍的大瓦房,心里疑惑,在这荒郊野外的哪来这么好的房子。
不管怎么说,这回我算找到人家了,走到院子里听见屋里有个老太太在逗孩子玩,老三进屋先对老太太行了个礼,一抬头看见老太太怀里正抱着自己的儿子。
他一把从老太太怀里把孩子抱过来,老三对老太太说:“大娘,我明明看见孩子让老虎给叼跑了,可咋到你这儿来了呢!”
老太太笑了笑,对老三说:“那是我老头子,他看你们爷俩挺遭罪的,就先把孩子给你接来了。”
老太太给老三做了饭菜,等老三吃完了,老太太让他抱着孩子,领老三来到一座抬头望不到顶的山根底下,对他说:“从这儿上到山顶,就找到孩子妈了,你也看见你媳妇了。”
老三看了一眼大山,对老太太说:“这么陡的山,我抱孩子怎么能上去呢?”
老太太说:“有办法。”
说完在地下划了两个“十”字,让老三用一只脚踩上一个,嘱咐老三千万不要睁眼睛,等到该睁眼的时候,你自然会睁的。
老三把眼睛闭得紧紧的,这阵就觉得耳旁呼呼的风声,孩子在他怀里已经睡着了,不一会,他就觉得站在地面上了,可他还不敢睁眼。
孩子醒了,拽着老三的胳膊直摇晃,老三睁眼一看,已经到了山顶上。
老三抱着孩子站在山顶上不知该往哪儿走,可孩子一个劲儿地闹着找妈妈,找妈妈。
就在这时,老三听身后有女人在叫他,一回头,正是自己的媳妇站在身后,和三年前一模一样,一点儿都没变。
她媳妇接过孩子,领着老三走到一个大石板跟前,石板上用篆字写着三个大字:“水帘洞”。
老三埋怨起媳妇,“你这水帘洞可太难找了。”
她笑了笑:“你记着,车到山前必有路,你不是找到我了吗?”
他们从这个洞进去,里面更是一番天地,老三从来没看见过这样的景象,来到了一个大院,她带他们爷俩进了屋。
老三这回累坏了,躺在炕上,媳妇说:“你们吃点儿东西吧,我们这里吃饭可是从来不动烟火的。”
说着,媳妇就出去了,孩子也不知道累,在炕上跑来跑去地玩。不一会他妈妈把一个小泥盆放在他爷俩面前。
老三一看,那盆里明明是两个小人儿,活灵活现的,就是胳脾腿儿不动,老三看都不敢再看一眼,那还还敢吃!
孩子是有点儿饿了,抓起小人儿一把扭下胳膊,吃了起来,老三闭上眼睛躺在那儿,孩子吃完了小人儿的胳膊。
他妈妈问还吃不吃了,孩子说:“不吃了。”
不管媳妇怎么劝老三吃点儿,老三都不起来看一眼,她只好收拾下去了。
不一会儿她回来了,老三也缓过乏了,坐起来,媳妇对他说:“我和你的缘分已经满了,我跟孩子见上一面,也是最大的缘分了,刚才我给你端上来的是人参,你要是吃了就有长生不老的命,孩子吃了有做皇上的命,可孩子只吃了一点儿,将来也会有出息。”
说完,老三媳妇让老三抱起孩子,“时辰到了,我送你们回家。”
话音还没落,老三就觉得掉进深渊一样,睁不开眼睛。
不一会儿,就听媳妇说:“到家了。”
老三睁眼一看,惊奇地看到离开几年的家已在眼前了,再一找媳妇,连影儿也不见了。
在家和哥哥嫂子待了两天,老三就把自己的心思说了,他要离开家,领孩子到岳父家去住,哥哥嫂嫂也不好说什么。
老三来到老岳父家,把前前后后的事情经过讲了一遍,老头儿老太太把孩子当成宝贝一样。
这会儿孩子已长到五、六岁了,在家请了个先生教孩子念书,这孩子一灵百通,十七岁那年进京赶考,中了头名状元。好心的老三一直支撑着这个家,直到把岳父岳母送完了终,才去找儿子享晚年福。
46.猫盖屎的传说
别的动物拉完屎,撒完尿,都是扬长而去。
只有猫,不但拉、尿还要找个旮旯地方,还要把屎和尿用土埋了又埋、盖了又盖,直到看不见一点儿才放心地离去。
人总以为它是爱干净的,其实不然。到底为啥,这里面就有故事可讲了。
据传说,在世上还没有猫时,就有这么一家子。
两个儿子长年在外经商,家里只有两个儿媳妇侍候着一个老妈。
大儿媳妇叫李翠,二儿媳妇叫毛花。
李翠生来善良、知情达理、善理家务,毛花却又馋又懒,歪心眼儿挺多。
嘴儿却甜得很,说话叭叭儿的。
虽然老太太的身子骨挺硬朗,可家务活有儿媳妇做,她不用操心,所以,闲得无聊时,常和毛花唠家常,听毛花咸的淡地扯上一通。
一来二去,她认为二媳妇和她挺贴心,挺热乎。
李翠呢,却不声不响地操持着家务,极少陪婆婆坐着唠嗑儿。婆婆有点嫌她笨嘴拙腮,和自己不近乎,挺不待见她。
后来,不知为什么,两个儿子有二年多没往家捎钱。
她家无地可种,积蓄又不多,很快,吃的穿的都不如从前了。
婆婆不知道儿子出了什么事,日思夜想,加上吃喝又不济,结果,哭了双眼。
李翠看到婆婆这样,心里又难受又心疼,想劝劝婆婆不要担心儿子,可又没啥话可说。
只好变着法儿的想给婆婆做点可口的饭菜,尽量使她多吃饭。
要不然,身子骨会越来越差,丈夫回来后不好交待。
可家里稍值点钱的东西已经卖得快光了,没钱买鸡呀、肉呀的,她只好自己想办法了。
当姑娘时,她曾跟娘家哥学了一些套山鸡、野兔儿的本领。
于是,她每天忙完家务活计,便带上自己做的一些套子,到山林中去下套。
居然隔三差五的套个山鸡、山兔啥的。
有时还下河摸鱼。
就是大雪封山之际,她也从不间断,受的苦和累自不必说了。
毛花本来就很少干活,婆婆眼一瞎,她索性一点儿活计也不干了。
谁干谁不干,婆婆反正看不见,何况,李翠无论一天中干了多少活儿,从来也不在婆婆跟前表白一下。
原先,婆婆的饭都是李翠端给她,可现在毛花却把事揽了过去。
为啥?因为李翠给婆婆做的都是稍好一点儿的饭。
做给自己和毛花吃的,多是半糠半粮加野菜。
毛花就趁给婆婆端饭的空儿,每次都偷吃几口。
李翠套的鸡、兔,摸的鱼或捡的鸟蛋等,自己做好后从来不吃一口。
毛花却在送饭时,经常把山鸡大腿儿或鱼身上的好肉啥的,偷偷藏下,等晚上关起门来,香香地吃上一顿。
当地有